应用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产品应用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申请公布号: CN107457990A;申请权利人: 长沙远达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郭志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板块安装在所述张紧结构的连接板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通过所述张紧结构和所述安装板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采用XZ双电机联动,在远端供料时,X轴和Z轴方向运动负载轻,扭矩大,三轴均可采用同步带动皮带传动,故此此装置维护成本低,安装调试简便,故障率也低;所述两轴联动结构为在X轴和Z轴方向上是做单一直线运动,无电机往复运动拉伸弹性形变和倾向力的影响;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容易维护,稳定性高,扭矩大,负载轻,加速度快,运动更平稳。
主权项: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之间。
要求:
1.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带齿惰轮连接,调节所述带齿惰轮的位置而张紧所述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惰轮设有惰轮支架和圆柱惰轮,所述惰轮支架也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的螺纹通孔连接二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电机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电机设有Z联轴器和Z电机支架;所述Z轴电机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套入所述Z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紧连接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所述X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又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紧连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联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D打印技术步入市场,应用各个行业领域。目前,3D打印机联动装置的结构采用的是delt三角洲结构更稳定,而三角洲则是非笛卡尔坐标系,3D打印机是在空间上运动,三轴联动近似形成打印头的直线运动,实际误差较大,稳定性不高,不易维护,扭矩小,打印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结构采用的是笛卡尔坐标系,XYZ三个方向都是做直线运动的,并且该装置X和Z轴方向采用的是两轴联动,其结构运动更平稳;而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运动优越性以及张紧结构的设计,使得3D打印机运动速度及运动加速度更快,扭矩更大,以及其结构更加简单和易安装维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
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带齿惰轮连接,调节所述带齿惰轮的位置而张紧所述皮带。
其中,所述滑块设有螺纹盲孔和通孔,所述导轨插入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安装板块是具有一体成型呈“工”字结构,所述“工”字结构两端设有对称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插入所述滑块的螺纹盲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板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安装板块与所述支架的框架呈“日”字型。
其中,所述“工”字结构中间具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卡接3D打印机3D打印喷头支架,所述3D打印喷头支架低端抵接在所述皮带上,所述皮带带动所述印笔支撑架在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其中,所述带齿惰轮设有惰轮支架和圆柱惰轮,所述惰轮支架也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的螺纹通孔连接二者。所述带齿惰轮从动带动所述皮带运转,所述带齿惰轮从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
其中,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的两端,所述螺丝通过所述所述“工”字结构两端的螺纹通孔与所述圆柱连接,将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工”字结构两端。所述无齿惰轮为所述皮带传动做导向,所述无齿惰轮使所述皮带在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其中,所述X轴电机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
其中,所述Z轴电机设有Z联轴器和Z电机支架;所述Z轴电机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
其中,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所述皮带套入所述Z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紧连接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所述X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又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紧连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
所述X轴电机与所述Z轴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所述皮带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做直线运动,所述皮带带动所述打印笔支架在所述安装板块上做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结构容易维护,稳定性更高,扭矩更大,负载更轻,加速度更快,运动更平稳;因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采用XZ双电机联动,在远端供料时,X轴和Z轴方向运动负载轻,扭矩大,三轴均可采用同步带动皮带传动,故此此装置维护成本低,安装调试简便,故障率也低;因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为在X轴和Z轴方向上是做单一直线运动,无电机往复运动拉伸弹性形变的影响和倾向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1,张紧结构2,两轴联动结构3,安装板块4,3D打印喷头支架5,连接板21,滑块22,导轨23,带齿惰轮31,无齿惰轮32,皮带33,X轴电机34,Z轴电机35,惰轮支架311,圆柱惰轮312,Z联轴器351,Z电机支架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1、张紧结构2、两轴联动结构3和安装板块4;所述张紧结构2包括连接板21、滑块22和导轨23;所述连接板21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23插入穿过所述滑块22的通孔并将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23上,所述导轨23的两端插入所述连接板21的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块4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2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3包括数个带齿惰轮31、数个无齿惰轮32、皮带33、X轴电机34和Z轴电机35;所述带齿惰轮31与所述连接板21连接,所述无齿惰轮3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4上,所述X轴电机34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35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33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31、所述无齿惰轮32、所述X轴电机34和所述Z轴电机35之间。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连接板21具有螺纹孔和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支架1螺纹通孔插入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2设有螺纹盲孔和通孔,所述导轨23插入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滑块22安装在所述导轨23上,所述导轨23的两端插入所述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
参照图1,所述“工”字结构两端设有对称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插入所述滑块22的螺纹盲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板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2上,使得所述安装板块与所述支架1的框架呈“日”字型;所述螺纹通孔便于与其他零件的连接;所述“工”字结构中间具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卡接3D打印机3D打印喷头支架5,所述3D打印喷头支架5在所述方形通孔中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带齿惰轮31设有惰轮支架311和圆柱惰轮312,所述惰轮支架311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21的通孔和所述惰轮支架311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31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圆柱惰轮312设有中空两侧凸伸中间凹的圆柱,所述圆柱惰轮312可旋转的。
参照图1,所述无齿惰轮32设有中空两侧凸伸中间凹的圆柱,螺丝通过所述所述“工”字结构两端的螺纹通孔与所述圆柱连接将所述无齿惰轮32安装在所述“工”字结构两头。所述圆柱为导向作用。
参照图1,所述X轴电机34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34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右下角。
参照图1和图2,所述Z轴电机35设有Z联轴器351和Z电机支架352;所述Z轴电机35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352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左下角。
参照图2,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351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参照图1,所述皮带33套入所述Z轴电机35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35带动皮带33运动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31的圆柱惰轮上端面,所述带齿惰轮31带动所述皮带33从动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下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Z轴方向上运动导向为X轴方向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下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X轴方向运动导向为Z轴方向上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31的圆柱惰轮上端面,所述带齿惰轮31带动所述皮带33从动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所述X轴电机34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上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Z轴方向上运动导向为X轴方向运动;紧连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X轴方向运动导向为Z轴方向上运动。
参照图1,所述X轴电机34与所述Z轴电机35的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所述皮带33带动所述滑块22在所述导轨上做直线运动,所述皮带33带动所述打印笔支架5在所述安装板块上做直线运动。当所述X轴电机34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做直线运动,其绝对运动距离为ΔX1和ΔZ1,当所述Z轴电机35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做直线运动,其绝对运动距离为ΔX2和ΔZ2;所述X轴电机34和所述Z轴电机35一起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的,而所述Z轴电机35带动皮带33运动的相对距离为ΔZ,和所述X轴电机34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的相对距离为ΔX,其运动公式:
ΔX=1/2(ΔA+ΔB),ΔZ=1/2(ΔA-ΔB)
ΔA=ΔX′+ΔZ′,ΔB=ΔX′-ΔZ′
ΔX′=ΔX1-ΔX2,ΔZ′=ΔZ1-ΔZ2
当所述ΔX的值为正,所述皮带33在X轴方向上向右运功,当所述ΔZ的值为正,所述皮带33在Z轴方向上向上运功,否则反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申请公布号: CN107457990A;申请权利人: 长沙远达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郭志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板块安装在所述张紧结构的连接板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通过所述张紧结构和所述安装板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采用XZ双电机联动,在远端供料时,X轴和Z轴方向运动负载轻,扭矩大,三轴均可采用同步带动皮带传动,故此此装置维护成本低,安装调试简便,故障率也低;所述两轴联动结构为在X轴和Z轴方向上是做单一直线运动,无电机往复运动拉伸弹性形变和倾向力的影响;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容易维护,稳定性高,扭矩大,负载轻,加速度快,运动更平稳。
主权项: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之间。
要求:
1.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带齿惰轮连接,调节所述带齿惰轮的位置而张紧所述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惰轮设有惰轮支架和圆柱惰轮,所述惰轮支架也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的螺纹通孔连接二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电机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电机设有Z联轴器和Z电机支架;所述Z轴电机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套入所述Z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紧连接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所述X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又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紧连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联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D打印技术步入市场,应用各个行业领域。目前,3D打印机联动装置的结构采用的是delt三角洲结构更稳定,而三角洲则是非笛卡尔坐标系,3D打印机是在空间上运动,三轴联动近似形成打印头的直线运动,实际误差较大,稳定性不高,不易维护,扭矩小,打印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其结构采用的是笛卡尔坐标系,XYZ三个方向都是做直线运动的,并且该装置X和Z轴方向采用的是两轴联动,其结构运动更平稳;而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运动优越性以及张紧结构的设计,使得3D打印机运动速度及运动加速度更快,扭矩更大,以及其结构更加简单和易安装维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张紧结构、两轴联动结构和安装板块;所述张紧结构包括连接板、滑块和导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插入所述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块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包括数个带齿惰轮、数个无齿惰轮、皮带、X轴电机和Z轴电机;所述带齿惰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上,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所述无齿惰轮、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Z轴电机。
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支架的四角周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带齿惰轮连接,调节所述带齿惰轮的位置而张紧所述皮带。
其中,所述滑块设有螺纹盲孔和通孔,所述导轨插入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安装板块是具有一体成型呈“工”字结构,所述“工”字结构两端设有对称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插入所述滑块的螺纹盲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板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安装板块与所述支架的框架呈“日”字型。
其中,所述“工”字结构中间具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卡接3D打印机3D打印喷头支架,所述3D打印喷头支架低端抵接在所述皮带上,所述皮带带动所述印笔支撑架在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其中,所述带齿惰轮设有惰轮支架和圆柱惰轮,所述惰轮支架也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的螺纹通孔连接二者。所述带齿惰轮从动带动所述皮带运转,所述带齿惰轮从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
其中,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的两端,所述螺丝通过所述所述“工”字结构两端的螺纹通孔与所述圆柱连接,将所述无齿惰轮安装在所述“工”字结构两端。所述无齿惰轮为所述皮带传动做导向,所述无齿惰轮使所述皮带在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其中,所述X轴电机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右下角。
其中,所述Z轴电机设有Z联轴器和Z电机支架;所述Z轴电机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框架的左下角。
其中,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所述皮带套入所述Z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紧连接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下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的圆柱惰轮上端面,紧接着所述皮带套入所述X轴电机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又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紧连着所述皮带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上端面。
所述X轴电机与所述Z轴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运动,所述皮带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做直线运动,所述皮带带动所述打印笔支架在所述安装板块上做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结构容易维护,稳定性更高,扭矩更大,负载更轻,加速度更快,运动更平稳;因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采用XZ双电机联动,在远端供料时,X轴和Z轴方向运动负载轻,扭矩大,三轴均可采用同步带动皮带传动,故此此装置维护成本低,安装调试简便,故障率也低;因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为在X轴和Z轴方向上是做单一直线运动,无电机往复运动拉伸弹性形变的影响和倾向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1,张紧结构2,两轴联动结构3,安装板块4,3D打印喷头支架5,连接板21,滑块22,导轨23,带齿惰轮31,无齿惰轮32,皮带33,X轴电机34,Z轴电机35,惰轮支架311,圆柱惰轮312,Z联轴器351,Z电机支架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一种两轴联动的新型3D打印机装置,包括支架1、张紧结构2、两轴联动结构3和安装板块4;所述张紧结构2包括连接板21、滑块22和导轨23;所述连接板21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四角周边,所述导轨23插入穿过所述滑块22的通孔并将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23上,所述导轨23的两端插入所述连接板21的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块4呈“工”字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2上;所述两轴联动结构3包括数个带齿惰轮31、数个无齿惰轮32、皮带33、X轴电机34和Z轴电机35;所述带齿惰轮31与所述连接板21连接,所述无齿惰轮3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块4上,所述X轴电机34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右下角,所述Z轴电机35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左下角,所述皮带33缠绕在所述带齿惰轮31、所述无齿惰轮32、所述X轴电机34和所述Z轴电机35之间。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连接板21具有螺纹孔和螺纹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支架1螺纹通孔插入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2设有螺纹盲孔和通孔,所述导轨23插入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滑块22安装在所述导轨23上,所述导轨23的两端插入所述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
参照图1,所述“工”字结构两端设有对称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插入所述滑块22的螺纹盲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板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2上,使得所述安装板块与所述支架1的框架呈“日”字型;所述螺纹通孔便于与其他零件的连接;所述“工”字结构中间具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卡接3D打印机3D打印喷头支架5,所述3D打印喷头支架5在所述方形通孔中X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带齿惰轮31设有惰轮支架311和圆柱惰轮312,所述惰轮支架311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21的通孔和所述惰轮支架311的螺纹通孔与所述惰轮支架31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圆柱惰轮312设有中空两侧凸伸中间凹的圆柱,所述圆柱惰轮312可旋转的。
参照图1,所述无齿惰轮32设有中空两侧凸伸中间凹的圆柱,螺丝通过所述所述“工”字结构两端的螺纹通孔与所述圆柱连接将所述无齿惰轮32安装在所述“工”字结构两头。所述圆柱为导向作用。
参照图1,所述X轴电机34设有X联轴器和X电机支架所述X轴电机34通过所述X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右下角。
参照图1和图2,所述Z轴电机35设有Z联轴器351和Z电机支架352;所述Z轴电机35通过所述Z电机支架352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框架的左下角。
参照图2,所述X联轴器和所述Z联轴器351具有一体成型的连杆和“工”字型联轴圆柱。
参照图1,所述皮带33套入所述Z轴电机35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所述Z轴电机35带动皮带33运动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左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31的圆柱惰轮上端面,所述带齿惰轮31带动所述皮带33从动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左边右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下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Z轴方向上运动导向为X轴方向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右边左上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下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X轴方向运动导向为Z轴方向上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支架1右上角的所述带齿惰轮31的圆柱惰轮上端面,所述带齿惰轮31带动所述皮带33从动运动;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所述X轴电机34的“工”字型联轴圆柱并抵接于所述“工”字型联轴圆柱;紧接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右边左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上端面,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Z轴方向上运动导向为X轴方向运动;紧连着所述皮带33套入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块4左边右下角的所述无齿惰轮32,所述无齿惰轮32使所述皮带33从X轴方向运动导向为Z轴方向上运动。
参照图1,所述X轴电机34与所述Z轴电机35的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所述皮带33带动所述滑块22在所述导轨上做直线运动,所述皮带33带动所述打印笔支架5在所述安装板块上做直线运动。当所述X轴电机34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做直线运动,其绝对运动距离为ΔX1和ΔZ1,当所述Z轴电机35转动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做直线运动,其绝对运动距离为ΔX2和ΔZ2;所述X轴电机34和所述Z轴电机35一起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的,而所述Z轴电机35带动皮带33运动的相对距离为ΔZ,和所述X轴电机34带动所述皮带33运动的相对距离为ΔX,其运动公式:
ΔX=1/2(ΔA+ΔB),ΔZ=1/2(ΔA-ΔB)
ΔA=ΔX′+ΔZ′,ΔB=ΔX′-ΔZ′
ΔX′=ΔX1-ΔX2,ΔZ′=ΔZ1-ΔZ2
当所述ΔX的值为正,所述皮带33在X轴方向上向右运功,当所述ΔZ的值为正,所述皮带33在Z轴方向上向上运功,否则反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