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产品应用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
【申请公布号:CN107973102A;申请权利人:无锡特恒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吕森华; 顾晓春; 翁亚运;】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下回流机构,精研电机固定在方形槽的底部,且精研电机的转轴穿过方形槽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的中心轴连接,方形槽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同步带轮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水平移动;升降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且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与上方的方形槽接触,方形槽与气缸固定架间通过导向杆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气缸带动载具托盘上下移动,通过电机和同步带轮实现载具托盘左右移动,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使整个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
主权项: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
要求:
1.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3),在方形槽(8)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3)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固定在方形槽(8)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1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9)为四根,四根导向杆(9)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6),所述导向轴套(6)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5)为两个,两个同步带轮(5)均安装在方形槽(8)的侧壁上。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属于机械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对于进料出料工件的运输,尤其是进料和出料在不同高度的工件的运输,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辅助,这样增加了人力成本,且人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失误,导致误操作,工件损坏或是没有及时上料,造成设备空转,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回流机构,本发明通过气缸进行上下运动,同步带进行左右运动,使工件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可靠。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升降气缸、精研电机、同步带轮和导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固定在方形槽的底部,且精研电机的转轴穿过方形槽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所述同步带轮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且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与上方的方形槽接触,所述方形槽与气缸固定架间通过导向杆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在方形槽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方形槽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为四根,四根导向杆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所述导向轴套固定在气缸固定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轮为两个,两个同步带轮均安装在方形槽的侧壁上。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紧凑,实用性强,整个进料和出料过程十分流畅;
(2)本发明通过气缸带动载具托盘上下移动,通过电机和同步带轮实现载具托盘左右移动,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使整个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
(3)节约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具托盘、2-升降气缸、3-油压缓冲器、4-精研电机、5-同步带轮、6-导向轴套、7-气缸固定架、8-方形槽、9-导向杆和1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3所示,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杆9为四根,四根导向杆9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6,所述导向轴套6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3,在方形槽8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3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还包括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固定在方形槽8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10接触。
本发明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方形槽8位于进料处(下方位置),此时,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与定位销10接触,油压缓冲器3顶着方形槽8的底板,启动精研电机4,精研电机4逆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出,将物料放置在载具托盘1上,这时精研电机4顺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进,此时,升降气缸2伸出,伸缩端顶着定位销10将方形槽8向上运动,同时导向杆9沿着导向轴套6向上运动,当移动到出料口时停止运动,此时,精研电机4逆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出,将物料从载具托盘1上移走,这时精研电机4顺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进,升降气缸2收缩,方形槽8沿着导向杆9下降,直到下降到进料处,如此反复运动,完成进料和出料的动作,真个过程十分平顺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申请公布号:CN107973102A;申请权利人:无锡特恒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吕森华; 顾晓春; 翁亚运;】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下回流机构,精研电机固定在方形槽的底部,且精研电机的转轴穿过方形槽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的中心轴连接,方形槽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同步带轮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水平移动;升降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且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与上方的方形槽接触,方形槽与气缸固定架间通过导向杆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气缸带动载具托盘上下移动,通过电机和同步带轮实现载具托盘左右移动,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使整个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
主权项: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
要求:
1.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3),在方形槽(8)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3)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固定在方形槽(8)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1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9)为四根,四根导向杆(9)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6),所述导向轴套(6)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5)为两个,两个同步带轮(5)均安装在方形槽(8)的侧壁上。
一种上下回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属于机械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对于进料出料工件的运输,尤其是进料和出料在不同高度的工件的运输,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辅助,这样增加了人力成本,且人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失误,导致误操作,工件损坏或是没有及时上料,造成设备空转,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回流机构,本发明通过气缸进行上下运动,同步带进行左右运动,使工件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可靠。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升降气缸、精研电机、同步带轮和导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固定在方形槽的底部,且精研电机的转轴穿过方形槽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所述同步带轮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且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与上方的方形槽接触,所述方形槽与气缸固定架间通过导向杆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在方形槽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方形槽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为四根,四根导向杆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所述导向轴套固定在气缸固定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轮为两个,两个同步带轮均安装在方形槽的侧壁上。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紧凑,实用性强,整个进料和出料过程十分流畅;
(2)本发明通过气缸带动载具托盘上下移动,通过电机和同步带轮实现载具托盘左右移动,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使整个进料和出料更加平顺,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
(3)节约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具托盘、2-升降气缸、3-油压缓冲器、4-精研电机、5-同步带轮、6-导向轴套、7-气缸固定架、8-方形槽、9-导向杆和1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3所示,一种上下回流机构,包括载具托盘1、升降气缸2、精研电机4、同步带轮5和导向轴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电机4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部,且精研电机4的转轴穿过方形槽8侧壁与固定在侧壁上的同步带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方形槽8的顶部放置有载具托盘1,所述同步带轮5转动能够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2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且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穿过气缸固定板7与上方的方形槽8接触,所述方形槽8与气缸固定架7间通过导向杆9连接,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固定在方形槽8的底板上,另一端能够穿过气缸固定架7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杆9为四根,四根导向杆9均匀分布呈方形,且下端套有导向轴套6,所述导向轴套6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两个油压缓冲器3,在方形槽8下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的油压缓冲器3固定在气缸固定架7上;还包括定位销10,所述定位销10固定在方形槽8底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能够与定位销10接触。
本发明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方形槽8位于进料处(下方位置),此时,升降气缸2的伸缩端与定位销10接触,油压缓冲器3顶着方形槽8的底板,启动精研电机4,精研电机4逆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出,将物料放置在载具托盘1上,这时精研电机4顺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进,此时,升降气缸2伸出,伸缩端顶着定位销10将方形槽8向上运动,同时导向杆9沿着导向轴套6向上运动,当移动到出料口时停止运动,此时,精研电机4逆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逆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出,将物料从载具托盘1上移走,这时精研电机4顺时针转动带动侧壁上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同步带轮5顺时针转动能带动载具托盘1水平移进,升降气缸2收缩,方形槽8沿着导向杆9下降,直到下降到进料处,如此反复运动,完成进料和出料的动作,真个过程十分平顺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