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产品应用
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授权公告号:CN207776706U;申请权利人:广州和能门窗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石振芳;】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外窗框和内窗框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两个支撑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上,两个第一同步轮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且两个同步带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上,当两个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使导气管对室内供应湿气,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要求:
1.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于外窗体(7)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10)设于内窗体(8)底侧边中部,所述导气管(1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所述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1)贯穿外窗框(1)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2)框壁内,所述导气管(11)上设有雾化喷头(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12)贯穿内窗框(2)侧壁,且向内窗框(2)里侧延伸,所述雾化喷头(12)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11)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
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钢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背景技术
塑钢窗是继木、铁、铝合金窗之后,在90 年代中期被国家积极推广的的一种窗户形式。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价格比较好,现仍被广泛使用。这种窗户的边框是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是现代建筑最常用的窗户类别之一。
为了提高科技化性能,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塑钢窗移动,增加塑钢窗使用时的智能化效果,智能化塑钢窗使用时,密闭效果好,但透气性差,在冬天温热室内关闭窗体极易过于干燥,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外窗框和内窗框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两个支撑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上,两个第一同步轮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且两个同步带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且两个第二同步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和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且内窗体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于外窗体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设于内窗体底侧边中部,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贯穿外窗框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框壁内,所述导气管上设有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贯穿内窗框侧壁,且向内窗框里侧延伸,所述雾化喷头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两个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红外传感器发出信号使PLC控制器同时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对室内供应湿热气流,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窗框内腔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窗框、2内窗框、3支撑座、4第一同步轮、5同步带、6第二同步轮、7外窗体、8内窗体、9第一红外传感器、10第二红外传感器、11导气管、12雾化喷头、13第一开关阀、14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于外窗体7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10设于内窗体8底侧边中部,导气管1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所述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导气管11贯穿外窗框1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2框壁内,导气管11上设有雾化喷头12,雾化喷头12贯穿内窗框2侧壁,且向内窗框2里侧延伸,雾化喷头12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11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通过设雾化喷头12将湿气均匀分散,只有内外两个窗体打开面积小于一定范围使,两个传感器才会同时被另一侧的窗体遮挡阻碍,这样才能同时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11导气,当窗体上的传感器受到另一侧窗体的遮挡阻碍,说明两窗打开面积过大外界湿气导入足够,不需浪费能源。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两个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两个红外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同时分别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11对室内供应湿热气流,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当窗体上的任一红外传感器受到另一侧窗体的遮挡阻碍作用时,两个开关阀都不会同时打开,导气管11不会导气,说明两窗打开面积过大外界湿气导入足够,不需浪费能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授权公告号:CN207776706U;申请权利人:广州和能门窗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石振芳;】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外窗框和内窗框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两个支撑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上,两个第一同步轮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且两个同步带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上,当两个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使导气管对室内供应湿气,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要求:
1.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于外窗体(7)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10)设于内窗体(8)底侧边中部,所述导气管(1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所述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1)贯穿外窗框(1)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2)框壁内,所述导气管(11)上设有雾化喷头(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12)贯穿内窗框(2)侧壁,且向内窗框(2)里侧延伸,所述雾化喷头(12)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11)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
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钢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
背景技术
塑钢窗是继木、铁、铝合金窗之后,在90 年代中期被国家积极推广的的一种窗户形式。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价格比较好,现仍被广泛使用。这种窗户的边框是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是现代建筑最常用的窗户类别之一。
为了提高科技化性能,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塑钢窗移动,增加塑钢窗使用时的智能化效果,智能化塑钢窗使用时,密闭效果好,但透气性差,在冬天温热室内关闭窗体极易过于干燥,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外窗框和内窗框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两个支撑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上,两个第一同步轮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且两个同步带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且两个第二同步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和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且内窗体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于外窗体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设于内窗体底侧边中部,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贯穿外窗框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框壁内,所述导气管上设有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贯穿内窗框侧壁,且向内窗框里侧延伸,所述雾化喷头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两个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红外传感器发出信号使PLC控制器同时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对室内供应湿热气流,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窗框内腔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窗框、2内窗框、3支撑座、4第一同步轮、5同步带、6第二同步轮、7外窗体、8内窗体、9第一红外传感器、10第二红外传感器、11导气管、12雾化喷头、13第一开关阀、14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湿功能的智能塑钢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外窗框1和内窗框2相邻设置,且内外两个窗框上均设有导轨,内外两个窗框相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且两个支撑座3上均活动卡接有第一同步轮4,两个支撑座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两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插于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两个第一同步轮4上均活动套接有同步带5,且两个同步带5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导轨内,两个同步带5上分别卡有可移动的第二同步轮6,且两个第二同步轮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窗体7和内窗体8,内外两个窗体的窗长为内外两个窗框框长的一半,外窗体7上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9,且内窗体8上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0,内外两个窗框上贯穿有同一导气管11,所述驱动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9、第二红外传感器10均和外接PLC控制器连接。
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于外窗体7底侧边中部,且第二红外传感器10设于内窗体8底侧边中部,导气管1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所述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均和PLC控制器连接。
导气管11贯穿外窗框1侧壁,且延伸至内窗框2框壁内,导气管11上设有雾化喷头12,雾化喷头12贯穿内窗框2侧壁,且向内窗框2里侧延伸,雾化喷头12呈横向阵列状分布于导气管11上,且设置数量不少于六个,通过设雾化喷头12将湿气均匀分散,只有内外两个窗体打开面积小于一定范围使,两个传感器才会同时被另一侧的窗体遮挡阻碍,这样才能同时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11导气,当窗体上的传感器受到另一侧窗体的遮挡阻碍,说明两窗打开面积过大外界湿气导入足够,不需浪费能源。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的双推拉窗的两窗体相近一侧均设有红外传感器,通过两个红外传感器作用,在两个窗体红外传感器均无另一侧窗体遮挡时,两个红外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同时分别打开两个开关阀,使导气管11对室内供应湿热气流,避免室内空气过干,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当窗体上的任一红外传感器受到另一侧窗体的遮挡阻碍作用时,两个开关阀都不会同时打开,导气管11不会导气,说明两窗打开面积过大外界湿气导入足够,不需浪费能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