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东盖奇同步带轮
产品应用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44084.8;申请权利人:江苏博尚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魏文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包括方钢框架和机械总装,方钢框架外部安装防护钣金,方钢框架内腔底部安装电器控制柜,机械总装安装在方钢框架内,机械总装包括上料盘底板、下料盘底板、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安装两组传动机构,传送机构包括轴承座、同步轮、同步带,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前端和后端,同步轮安装在轴承座上,同步带缠绕在同步轮外部,固定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同步轮传动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包括方钢框架(3)和机械总装(4),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框架(3)外部安装防护钣金(1),所述方钢框架(3)内腔底部安装电器控制柜(2),所述机械总装(4)安装在方钢框架(3)内,所述机械总装(4)包括上料盘底板(5)、下料盘底板(6)、固定底板(7),所述固定底板(7)上安装两组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轴承座(8)、同步轮(9)、同步带(10),所述轴承座(8)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7)前端和后端,所述同步轮(9)安装在轴承座(8)上,所述同步带(10)缠绕在同步轮(9)外部,所述固定底板(7)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与同步轮(9)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连接行星减速器(12)。 

要求:

1.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包括方钢框架(3)和机械总装(4),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框架(3)外部安装防护钣金(1),所述方钢框架(3)内腔底部安装电器控制柜(2),所述机械总装(4)安装在方钢框架(3)内,所述机械总装(4)包括上料盘底板(5)、下料盘底板(6)、固定底板(7),所述固定底板(7)上安装两组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轴承座(8)、同步轮(9)、同步带(10),所述轴承座(8)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7)前端和后端,所述同步轮(9)安装在轴承座(8)上,所述同步带(10)缠绕在同步轮(9)外部,所述固定底板(7)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与同步轮(9)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连接行星减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7)上安装有滚珠线规(13),所述滚珠线规(13)安装在传送机构一侧,所述滚珠线规(13)上固定安装下料盘底板(6),所述下料盘底板(6)上方安装点阵盘(14),所述下料盘底板(6)与点阵盘(14)之间安装第一减震组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线规(13)上还安装L形连接板(16),所述L形连接板(16)上端部安装上料盘底板(5),所述上料盘底板(5)上方安装点阵盘(14),所述上料盘底板(5)与点阵盘(14)之间安装第二减震组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5)和第二减震组件(17)结构完全一致,包括上连接片(18)、下连接片(19)、多根导向柱(20)和减震弹簧(21),所述上连接片(18)与下连接片(19)之间安装多根导向柱(20),所述导向柱(20)外部安装减震弹簧(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21)包括上部弹簧体(22)、中部弹簧体(23)以及下部弹簧体(24),所述上部弹簧体(22)、中部弹簧体(23)以及下部弹簧体(24)依次定向螺旋卷绕,形成圆柱形状,所述上部弹簧体(22)和下部弹簧体(24)的节距相等,所述中部弹簧体(23)的节距大于上部弹簧体(22)和下部弹簧体(24)的节距;所述上部弹簧体(22)具有第一受力端(25),所述下部弹簧体(24)具有第二受力端(26)。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提升抓料和加工料的生产速度,通常采用运输装置与桁架机械手的相互配合的方式,使运料、取料以及加工成为一条流水线。

现有的桁架一体机上设置的料仓结构功能单一,结构稳定性差,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包括方钢框架和机械总装,所述方钢框架外部安装防护钣金,所述方钢框架内腔底部安装电器控制柜,所述机械总装安装在方钢框架内,所述机械总装包括上料盘底板、下料盘底板、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安装两组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轴承座、同步轮、同步带,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前端和后端,所述同步轮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同步带缠绕在同步轮外部,所述固定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行星减速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上安装有滚珠线规,所述滚珠线规安装在传送机构一侧,所述滚珠线规上固定安装下料盘底板,所述下料盘底板上方安装点阵盘,所述下料盘底板与点阵盘之间安装第一减震组件。

优选的,所述滚珠线规上还安装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上端部安装上料盘底板,所述上料盘底板上方安装点阵盘,所述上料盘底板与点阵盘之间安装第二减震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结构完全一致,包括上连接片、下连接片、多根导向柱和减震弹簧,所述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之间安装多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部安装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包括上部弹簧体、中部弹簧体以及下部弹簧体,所述上部弹簧体、中部弹簧体以及下部弹簧体依次定向螺旋卷绕,形成圆柱形状,所述上部弹簧体和下部弹簧体的节距相等,所述中部弹簧体的节距大于上部弹簧体和下部弹簧体的节距;所述上部弹簧体具有第一受力端,所述下部弹簧体具有第二受力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伺服电机带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料盘底板移动,通过对料盘底板位置的控制,使其更加配合机械手的抓取,实现了工件装载、运输以及抓取的自动化生产,不仅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加快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精度。

(3)本发明采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性能好,缓冲性好,能够减少点阵盘的振动,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减震弹簧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图2为本发明机械总装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图3为本发明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
图4为本发明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交互式料仓,包括方钢框架3和机械总装4,所述方钢框架3外部安装防护钣金1,所述方钢框架3内腔底部安装电器控制柜2,所述机械总装4安装在方钢框架3内,所述机械总装4包括上料盘底板5、下料盘底板6、固定底板7,所述固定底板7上安装两组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轴承座8、同步轮9、同步带10,所述轴承座8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7前端和后端,所述同步轮9安装在轴承座8上,所述同步带10缠绕在同步轮9外部,所述固定底板7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与同步轮9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连接行星减速器12。

本发明中,固定底板7上安装有滚珠线规13,所述滚珠线规13安装在传送机构一侧,所述滚珠线规13上固定安装下料盘底板6,所述下料盘底板6上方安装点阵盘14,所述下料盘底板6与点阵盘14之间安装第一减震组件15。

本发明中,滚珠线规13上还安装L形连接板16,所述L形连接板16上端部安装上料盘底板5,所述上料盘底板5上方安装点阵盘14,所述上料盘底板5与点阵盘14之间安装第二减震组件17。其中,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均能够起到减震作用。

本发明中,第一减震组件15和第二减震组件17结构完全一致,包括上连接片18、下连接片19、多根导向柱20和减震弹簧21,所述上连接片18与下连接片19之间安装多根导向柱20,所述导向柱20外部安装减震弹簧21。

其中,减震弹簧21包括上部弹簧体22、中部弹簧体23以及下部弹簧体24,所述上部弹簧体22、中部弹簧体23以及下部弹簧体24依次定向螺旋卷绕,形成圆柱形状,所述上部弹簧体22和下部弹簧体24的节距相等,所述中部弹簧体23的节距大于上部弹簧体22和下部弹簧体24的节距;所述上部弹簧体22具有第一受力端25,所述下部弹簧体24具有第二受力端26。本发明采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性能好,缓冲性好,能够减少点阵盘的振动,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减震弹簧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

本发明中,伺服电机带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料盘底板移动,通过对料盘底板位置的控制,使其更加配合机械手的抓取,实现了工件装载、运输以及抓取的自动化生产,不仅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加快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操作方便,结构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